來源:www.83615.net發布時間:2016-11-24點擊次數:載入中...
?經歷2008年金融危機的洗滌,以及2013年之后煤制烯烴的迅猛發展,我國甲醇產業正在經歷史無前例的變化。中宇資訊認為,目前甲醇不單單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產品,更是一種用途廣泛的基礎有機化工原料,其能源屬性愈發強烈,近3年來,已經逐步發展成為以其替代化石燃料作為能源儲存、燃料和合成烴及產品的一種經濟。2016年整個產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深度調整。
? ? ? ?1、全球競爭加劇。隨著2015年底Methanex100萬噸/年甲醇裝置由智利搬遷至美國等情況的出現,加之美國大量廉價頁巖氣的成本優勢,玉皇、三井及Methanex等多數大型企業已經計劃/開始在美國建設大型甲醇裝置,據中宇資訊預計到2016年底全球甲醇產能或高達1.3-1.4億噸,而2017年或增加10%以上,全球供應加劇,另外隨著我國新型下游等需求的增加,進口量隨之增加,在套利窗口開啟、美國甲醇出口量增加情況下,全球各大進口來源國競爭力度大幅加劇。
? ? ? ?2、行業集中度提高,企業大型化、集團化程度愈發明顯。據中宇資訊預計到2016年底,我國擁有規模在50萬噸以上的甲醇生產企業或達到49家,占全國甲醇企業數量的15%,較2015年增加2個百分點,規模在50萬噸以上的甲醇生產企業涉及年生產能力或在5100多萬噸,占全國總產能的近60%,目前已逐漸形成神華集團、兗礦集團、遠興能源、延長、中?;瘜W等百萬噸級以上規模企業。
? ? ? ?3、產業一體化程度加強,行業盈利水平明顯提升、需求重心轉向石化替代領域。隨著2016年中煤蒙大、中天合創等新建MTO裝置的投建,據中宇資訊監測顯示,截止目前我國MTO/P產能達到1124萬噸,裝置套數達到26套,其中甲醇企業配套烯烴裝置數量達到15套,涉及烯烴產能高達715萬噸,占烯烴總產能的64%。而配套新興下游裝置企業單噸盈利水平一般皆在500元以上,而無配套下游及配套傳統下游裝置企業盈利水平一般僅在300元以下,企業盈利水平大幅提高。預計2016年我國甲醇下游需求增量或突破5100多萬噸,其中新興下游需求量或占到68%左右,較2013年增加30余個百分點(傳統下游需求則下滑30余個百分點),連續兩年位居甲醇下游需求領域榜首。
? ? ? ?4、產能利用率提升明顯。據中宇資訊監測顯示,2015年前我國甲醇平均開工率皆在53%以下,而2016年前3季度多地在50%-60%范圍波動,預計到2016年底或平均將達到55%以上,甚至逼近60%,創歷史新高。
? ? ? ?5、行業相關政策執行,部分新建裝置投產時間推遲,但產能、產量仍向原料產地靠攏。隨著甲醇供應的持續增加,我國甲醇行業相關政策陸續出臺并執行,如《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》、《天然氣利用政策》等,另外在經濟增速放緩、資金緊縮等情況影響下,多數新建甲醇裝置投產時間推遲,據中宇資訊監測顯示,就2016年而言,原計劃前3季度投產1000多萬噸新增產能,但截至目前僅投產600多萬噸,有400多萬噸新增產能推遲至2017年。預計2016年,我國甲醇產能或高達8100多萬噸,產量或高達4200多萬噸,其中西北占比或皆在46%左右,較2013年大幅增加10個百分點左右。
? ? ? ?6、進口“跨越式”增長,創歷史最高。據中宇資訊監測顯示,2016年前3季度,我國甲醇進口量已經高達678萬噸,遠遠超過往年全年進口量,月均進口量高達75萬噸,較歷史最高的2009年的55萬噸跨越式增幅20萬噸,刷新歷史最高紀錄。預計2016年全年進口量或超過800萬噸,同比增加或超過45%,進口依存度或高達17%左右,創近5年新高。美貨正式來襲,且貨量持續增加,進口已席卷我國整個沿海地帶(包括環渤海地區)。
? ? ? ?7、新興下游需求增加/減少,市場“區域性”走勢明顯,價格波幅加大、波速加快。隨著寧夏寶豐、中煤蒙大、神華榆林等新建MTO裝置的投產運營,陜、蒙等西北一帶甲醇自產自銷,省外銷量減少,市場價格則依據當地供需情況而調整。而華東港口一帶則依據當地庫存、需求及進口等自身情況做相應調整。據中宇資訊監測顯示,2016年5月,神華寧煤和寧夏寶豐MTO裝置同時停車檢修造成寧夏當地富裕甲醇大量外流,時隔18個月寧夏貨再次進入山東境內,而寧夏當地甲醇價格也從5月初的1900元/噸,快速、大幅下滑至1500元/噸,短短半月時間跌幅高達400元/噸(而華東港口僅僅下滑30元/噸左右)。
? ? ? ?8、宏觀面、原油及期貨等影響因素增多,市場風險加劇,加速企業操作模式轉變。據中宇資訊監測顯示,近4年以來,隨著我國MTBE、甲醇制烯烴等與原油相關的甲醇下游需求的持續增加,甲醇現貨、期貨與原油的相關性由2013年前的中低度相關上升至中高度相關,即相關系數由原先的0.5-0.8升高至0.8-0.9,另外在資金等因素影響下,甲醇期貨等相關期貨品種大漲大跌情況出現頻率增多,為規避市場風險,增加套利機會,多數甲醇及相關企業結合“互聯網+”進行轉型,同時發展并應用“期現結合”操作模式,為增加資金周轉量,甚至部分甲醇生產企業增加“貿易”業務。
? ? ? ?9、霧霾愈發嚴重,節能減排迫在眉睫,環保檢查力度加大,企業成本增加。我國甲醇企業無論是能耗、水耗,還是CO2排放水平都很高,據中宇資訊獲悉,2015年我國甲醇平均原料煤耗1200千克標煤/噸左右,電耗900-100千瓦時/噸,綜合能耗1400-1500千克標煤/噸,升級或技改傳統技術或是不錯的選擇,而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新《環境保護法》,加強了對企業排污能力的考驗,另外隨著2016年7月第一批8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負責對內蒙古、黑龍江、江蘇、江西、河南、廣西、云南、寧夏8個省份進行環境保護督察的開始,國家對各個地區環保檢查力度不斷加大,甲醇生產、物流、下游等企業成本呈現不同幅度增加,據中宇資訊監測顯示,2016年增幅多在50-150元/噸不等。
? ? ? ?我國甲醇產業正在有序、健康發展,對于未來發展我們仍值得期待。
? ? ? ?1、需求重心繼續向石化替代領域增加。隨著國家對環保檢查力度的加劇以及對房地產等方面的宏觀調控,甲醛等部分甲醇傳統下游產能難以繼續擴張。另外在低油價背景下,二甲醚企業利潤大幅被壓縮,由前期的300元/噸以上,下滑至目前的200-300元/噸,局部甚至僅在50-100元/噸左右,其開工率難以大幅提升。另外在利潤偏低、環保檢查力度加大、下游產業難以繼續延伸情況下,醋酸產業難以繼續大幅發展。然而在低成本、高轉化率、高清潔等優勢情況下,甲醇作為一種綠色、廉價、可再生的能源可以有效解決我國現在的能源緊缺問題,而甲醇制烯烴的快速發展就是最好的途徑之一。據中宇資訊預計2017年上半年至少有近200萬噸的甲醇制烯烴新增產能釋放,屆時我國甲醇制烯烴產能或高達1400萬噸左右,屆時其對甲醇需求量或占到總量的近80%。同時煤制乙二醇、煤制芳烴也在不斷的成熟發展。
? ? ? ?2、甲醇燃料電池有望在明年迎來產業發展的拐點。目前甲醇燃料電池已經在基站電源、工業叉車、電-電混合商用車等領域展開應用。根據發改委、工信部等四部委在2015年發布的《關于2016-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》的要求,雖然對純電動汽車、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補助標準實施退坡機制,2017-2018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%,2019-2020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%,但是燃料電池汽車補貼不退坡。另外醇基燃料以其最具發展潛力的新型替代能源,備受我國各大企業的親睞。
? ? ? ?3、原料結構繼續深度調整。據中宇資訊監測顯示,近4年來天然氣制甲醇裝置開工一直處于半負荷甚至更低狀態下運行,另外受“限工業保民用”國家政策、高成本等方面的影響,四川瀘天化40萬噸/年天然氣制甲醇裝置于2015-2016年完成了由氣頭工藝到煤頭工藝的轉變,同時陜西華電榆天化51萬噸/年天然氣制甲醇裝置企業也于2016年11月表示后期其廢除的可能性非常大,另外隨著部分甲醇新增產能的投產釋放,我國煤制甲醇產能占比有望在2017年達到90%,較2016年或增加4個百分點左右。
? ? ? ?4、產業格局“區域化”程度或更加明顯。其中神華寧煤100萬噸/年等新建甲醇裝置正式投產運營,加之內蒙古卓正120萬噸/年等計劃投產甲醇裝置的刺激,西北主產區甲醇供應偏緊的局勢或有所緩解。山東魯西、明水、華魯等企業新增甲醇產能若如期釋放,對于我國第二大甲醇主銷區、我國甲醇貿易三角地帶的山東地區來說是非常值得重視的,同時環渤海地帶的甲醇供需格局或有非常大的變化。江蘇斯爾邦80萬噸/年等新建MTO的投產計劃1季度投產,我國甲醇下游需求格局繼續深度調整,屆時對于山東南部、華東、西北乃至全國甲醇供需格局都將形成非常大的影響,加之2017年美國計劃將有600多萬噸新增甲醇產能要釋放,屆時我國美貨進口量或超過百萬噸,進口格局或進一步優化。
相關新聞